中国吃涮羊肉的历史

中国吃涮羊肉的历史

时令进入冬季,又是涮羊肉的好时候,北京的大小酒店、小巷里的家家户户此时一片热气腾腾。北京人喜食涮羊肉的历史悠久,《岁时杂记》记载:“京人十月朔沃酒,及炙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喝,谓之暖炉。”中国传统又有暖冬一说,这不是节日的名称,古代是指十月一日的饮食活动,古人通常喜欢在自己营造的火热气氛中迎接寒冬的到来。外边寒风凛冽,内心却一片温馨,三五知己边涮边饮,欢言畅叙,其乐融融。

人们喜欢涮羊肉还因为它食用简单,随着社会的进步,饮食灶具也越来越丰富,炭炉、电炉、煤气炉皆可供涮羊肉之用,鲜肉片、冻肉片也随处可以买到,所以北京随处可以看到人们在涮羊肉。一个外地人,不管来自何方,饮食习惯如何,都很容易受到这种热烈气氛的感染,很快就加入到涮羊肉的队伍中。据说,涮羊肉发明于忽必烈的军营中。

有一次军队在行军中粮食匮乏,士兵眼看就要断炊,天气又寒冷,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有一个厨子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他煮了一大锅开水,将冻羊肉切片投入水中,待羊肉煮熟后,捞上来拌以作料食用,虽然味道并不鲜美,但解了军队的燃眉之急,受到忽必烈的赏识,从此在军队中推广开来。

“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中国人历来视羊肉为冬日补品,认为食羊肉可以生热、促性。中医理论说,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肾经,具有补虚劳形衰、祛寒冷、开胃健力、通乳治带、助元阳、生精血等功效。羊不但食用价值大,而且可食用度也很高,除蹄甲、角、齿、毛外,羊身上所有其他部分,无不可以入烹成馔,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人们在羊身上赚足了便宜,所以“被涮了一把”就成了吃亏的代名词。

相关文章

1326275205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