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不锈钢性能检测方法
抗菌不锈钢检测是在制药、医疗器械、食品加工、厨房用具等领域,都有广泛的需求。由于这些领域对抗菌性能有着普遍的特殊要求,所以一些钢铁公司结合金属元素(如银、铜、锰等)的抗菌活性和不锈钢的可加工性以及耐腐蚀性,成功研制了抗菌不锈钢。抗菌性能一般针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抗菌率的检测。一、需求背景目前抗菌不锈钢按抗菌性产生方式分为两种:镀膜式和自身抗菌式。前者就是将以生产好的不锈钢产品,镀上带有杀菌性的金属材料,或其它有杀菌作用的无机材料,但缺点是易磨损、易老化,随温差及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使不锈钢失去抗菌性;后者则是在不锈钢生产过程中添加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元素,再通过特殊的处理使不锈钢本身产生抗菌性,它没有前者的缺点,而且成本低、易于加工。很多时候,采用表面抗菌的产品,如果表层破损,抗菌性能也会随之消失,无法满足医疗、饮食、环境等重要领域的需求,所以该不锈钢公司生产的抗菌不锈钢产品与传统不锈钢相比,采用的是自身抗菌性能,通过可持续释放活性离子从而实现高效抗菌,所以在抗菌性能、成型质量、耐腐蚀性能和疲劳寿命等都能达到更高要求。二、标准分析我国有关抗菌不锈钢的标准规定十分有限,大概可以找到参考的产品标准也就有国家标准GB/T 24170.1-2009《表面抗菌不锈钢 第 1 部分:电化学法》和行业标准YB/T 4171-2020《含铜抗菌不锈钢》两项。里面推荐的不锈钢检测方法是依据GB/T 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附录C :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贴膜法。但是该方法的使用范围有限,仅可以用来测定非吸水性,一定面积的材料或涂层(塑料、陶瓷、漆膜、板材、金属等),而且并非专门针对金属材料抗菌性能检测。该公司的抗菌不锈钢需要了解的是产品接触杀菌性能及离子杀菌性能,具体如下:接触杀菌性能:抗菌不锈钢在抗菌作用过程中,细菌与材料表面完全直接接触后,由于表面活性氧压力的提高,破坏了细菌正常的生存环境,导致细菌的繁殖被抑制。离子杀菌性能:抗菌不锈钢在抗菌作用过程中,从样品基体中溶出的抗菌离子破坏了周围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胞液、蛋白质的流失,细菌无法供给自身的生存而死亡在查看了相关国际标准 中,我们发现日标 JIS G3447:2020《不锈 钢卫生管》、JIS Z2801:2012《抗菌加工产品-抗菌试验方法 抗菌效果》 中给出的方法积*参考价值。三、方法分析抗菌不锈钢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发展至今其实相对成熟,只是在官方层面没有明确。抗菌性能测试试验有时候受细菌的接种量、测试时细菌和样品的接触时间、实际试验温度、试验相对湿度等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针对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检测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检测方法。目前已有的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有:平板培养法、平板划线法、奎因法、浸渍法、贴膜法、振荡法等几种。这其中贴膜法是国内外*常用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也是GB/T 21510-2008 附录c给出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培养好的菌液均匀滴到样品表面,用无菌塑料薄膜覆盖,使其与样品表面充分接触,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计算样品的杀菌率。但是该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当细菌接种量过小时,测试菌自然死亡率*高,这就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的就是测试菌的培养温度及相对湿度调节这两个因素。四、检测方案确定基于抗菌不锈钢对于细菌接触杀菌和离子杀菌的理论,参考其在不同使用环境中,抗菌不锈钢发挥有效抗菌性能的机理模型的差异性,我们制定出来的方案是将细菌悬液滴加在待检样品的表面,确保细菌与样品充分接触,经过一定时间的恒温培养后,测得样品表面的活菌数,并计算出抗菌不锈钢的抗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