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成分材料检测的意义
纳米粒子可通过光学、催化、化学反应、磁性、熔点、蒸汽压、相变温度、超导等许多方面显示出特殊的性质,应用在纺织品中更显示出重要的价值。目前,纳米材料在纺织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抗菌、抗静电、红外、紫外光吸收等功能性方面。
1、纳米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方式
纳米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方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纤维改性功能化来实现,二是通过后整理技术对织物进行功能化整理。功能性纺织品是指超出传统意义上纺织产品的保暖、遮盖和美化功能之外的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的纺织品。
a、纤维改性功能化
利用化纤改性技术,将纳米材料作为添加剂来对纤维实现改性,制备功能化纤维/纳米材料复合纤维。
如湿法纺丝中的溶液共混,就是在将高聚物经适当的溶剂溶解后,将纳米粒子加入其中,充分搅拌均匀,然后进行纺丝加工,而融纺则是将纳米微粒加入到熔融的聚合物中,制备功能化纤维,此种方法就是利用了纳米微粒的热稳定性,但要求其对于聚合物有良好的分散性及相容性。
b、后整理法
除了直接将纳米粒子加入到纤维中去,后整理也是一类主要的纳米粒子与纺织品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天然纤维而言。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涂层法和浸渍法,涂层技术是后整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是将纳米微粒加入到涂层剂中去,然后将其在织物表面进行精细涂层,经烘干和一些必要的处理,在织物表面形成一种功能性的涂层,从而可达到特殊的功能,这种方法具有简单耐用、工艺操作方便等优点。浸渍法是将纳米微粒的乳胶和其它整理剂混合均匀后,将织物浸入其中而获得特殊功效的。
总之,纳米微粒如何与纺织品实现更好的结合,主要是在解决好如何使其均匀分布在纺织品或纤维中,如何使其与纤维高分子、织物形成良好的牢固的结合这两个问题,从而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均匀性。
2、纳米材料在纺织品的主要应用
a、远红外保健纤维
红外线(波长从0.75-1000微米)是太阳光线中的一种辐射线,其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又依波长大小可分成近、中、远红外线三种,有专家指出以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二氧化钛(TiO2)及三氧化钇(Y2O3)等矿物所制备的精密陶瓷粉末,其所吸收的远红外线能量*强。
而以波长在4-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又称为生育光线,当人体需要散热冷却时,流汗生理现象产生,体表汗珠伴随着能量,透过吸湿排汗的衣物,将热能释放,同时具有远红外线的纤维可以加速吸湿干燥,并保持人体皮肤干爽与保温。因此可应用于复健医疗及预防保健上。
吸汗排湿纤维
将上述氧化物与树脂混合制备功能性母粒,然后经抽纱拉出远红外线细丝纤维,由于陶瓷硬度*高(达到7-9)的颗粒,在经过纺口时,若颗粒过大(>2μm)易造成磨损断纱,因此需将氧化锆等陶瓷粉体纳米话,以减少纺口磨损,还可以是添加到树脂里面的纳米陶瓷粉体含量减少。
举个例子:氧化锆单斜晶体,能有效吸收外界能量并辐射与人体生物波波谱相同的远红外线,此种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即产生人体细胞的共振活化现象,具有保温和抑菌,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强免疫力等等卫生保健的作用。
b、防紫外纤维
众所周知,适当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但对于人体而言,过量的照射紫外线,会诱发各类皮肤病,促发白内障等眼疾,降低免疫力,尤其在大气臭氧层不断遭到破坏,地面上的紫外辐射量迅速增大,对于纺织品进行防紫外整理已经是很必要的。
防紫外纤维可以有效保护皮肤
太阳能对人体有伤害的紫外线主要在200——400nm波段,纳米TiO2、纳米ZnO、纳米SiO2、纳米Al2O3、纳米Fe2O3和纳米云母等都有在这个波段吸收紫外线的特征,将少量纳米微粒添加到化学纤维中,就会产生吸收紫外线现象从而可以有效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损伤。现阶段使用的大多数抗紫外线功能添加剂主要成分是纳米TiO2、纳米ZnO以及其他化学助剂。
防紫外线添加剂让衣服更加耐晒
此外,防紫外线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有效的减缓聚合物纤维的老化,可以是纤维制品更加耐晒,耐用。